第147章 杨鹤急了_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笔趣阁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147章 杨鹤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7章 杨鹤急了

  第147章杨鹤急了

  大年三十,陕北大地上终于飘起了雪花。

  刘振华一大早就被张亮叫醒,说是灶王像已经造好了。

  这让刘振华有些诧异,雕像竟然这么快就立好了。

  这才过去了七天时间。

  这件事他几乎全程没有过问,按照百姓的要求,他只需要点头就可以。

  在张亮等人的带领下,刘振华来到了城中,这里是一大片空地,周围都是商铺,依然一副商圈的样子。

  而在这空地上,矗立着一座雕像,高两寸有三尺高的底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三倍多的他,金斑银漆,在太阳下面看着闪耀着光斑。

  刘振华有些愕然,延川百姓没有那么富有吧,这金斑银漆的雕像是怎么回事。

  虽然可能心是石头做的,但是单单是表面那银漆和金斑都价值不菲。

  雕像四周站着一群群百姓,这些百姓们如同月牙一样拱卫着这雕像。

  远处街道商铺有兵卒和百姓混在一起,朝着这边观望。

  刘振华给他们招手示意,立刻引起众人的欢呼。

  一个老汉看到刘振华来了,立刻上前来,他手里捧着一个册子。

  “灶王这便是您的雕像,乡亲们东拼西凑凑出来了,家家户户出的多少全在这儿,您对这像满意吗。”

  老汉说的话似乎是在给刘振华要钱一般,但刘振华知晓他重点在最后一句。

  “满意,你们辛苦了,”刘振华这句话说的真心实意,能够在七天就将这庞大的惟妙惟肖的雕像完工,足以看出来百姓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他上前将老汉手中的册子接过去。

  他环顾四周,随后刘振华举着册子,“乡亲们,多谢你们。”

  “灶王万岁!”

  听到刘振华的话百姓们举着一个手欢呼道。

  “来人,”刘振华笑着喊道,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杀猪,今天我们一起在这里过年,吃猪肉炖!”

  刘振华大喊道,城中有圈养的猪鸭,都是当初那些地主老财的。

  被充了公。

  眼下刘振华高兴,将这些猪肉拿出来犒慰百姓。

  天上的雪花落在百姓们头上,不过很快被热气融化,他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虽然说有造王的日子里面他们过得很好但是也没有奢侈到可以吃肉的程度。

  眼下灶王竟然请他们吃猪肉。

  整个广场顿时忙碌起来。

  有兵卒扛着猪,有人架锅,有人则是开始择红薯叶子。

  他们没有大白菜,因此猪肉顿里面的素菜只能够用白菜来代替。

  百姓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就连那肥头大耳的地主也穿着袄乐呵的站在街道上看着忙碌的百姓。

  这些地主看得开,看不开的早就在刘振华进城的时候被宰了

  延川,甚至连带着延长清涧永和皆是一片欢天喜地,准备过年。

  但是杨鹤就没有那么好过了,他颇有些头疼的看着眼前的巡按吴甡。

  “杨总督,欺上瞒下,你好大的胆子,那贼手劫掠四方,灶王更是连克四镇,伱看看你写的奏疏是什么,还说不日将会拿下灶王,现在那灶王过得好好地。”

  吴甡一脸愤怒,他手里紧握着皇上递给他的一份奏疏,让他看看,陕西境内的情况是不是和三边总督上报的一样。

  “确实围困灶王了,陕北贼寇也被招安了不少,若是不信,吴巡按可以自己去走访一番,”杨鹤的话说的理直气壮,因为他说的没有错,当初确实围困了灶王,眼下陕西这里除了灶王,基本上其他贼寇都被招安,他的粮食每日都在发出去。

  最少可以用小半年的时间。

  “哼,那些贼寇确实是被招安了,但我说的是灶王,还有你奏疏和事实不符的事情,”吴甡依旧愤怒。

  他一路走访,贼寇在陕北大地上四处劫掠。

  而杨鹤的招安政策也是最近才生效一些的,但是他的奏疏上面说的明显和事实不符合。

  “吴巡按有所不知,招安也是需要时间的,其实在写下奏疏的时候,那些贼首已经有了要投降的意思。”

  “本督在得到这个好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要上报圣上,”说着他还做出了一个拱手朝北的样子,“想要和圣上分享这大好的消息。”

  “谁知道,这些贼寇出尔反尔,无奈,我只能出兵,威逼利诱之下,让其重新投降,一来二去,就浪费了一些时日。”

  “故此,吴巡按看到的和我奏疏上略微有些不一样。”

  杨鹤负手而立,这人对他没有好脸色,他也没必要对这人好声好气。

  说出这番话来以后想必对方也没有任何办法。

  果不其然,吴甡听杨鹤这一番话滴水不漏,确实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他气的指着杨鹤,但是也无话可说,这件事情算是被他轻飘飘的盖过去了。

  忽然,吴甡脸上的愤怒消失不见,他冷笑一声,从怀里摸出了一样东西。

  杨鹤目光微动,在看清楚以后顿时背后一凉。

  “传圣旨。”

  “三边总督杨鹤,朕命你一个月内,拿下灶王,并于正月过后,押灶王进京!如若不然,你当自缚双手,进京入狱。”

  “臣杨鹤接旨!”

  杨鹤心中叹息一声,他跪在地上,拱手将圣旨捧起。

  接过圣旨以后,杨鹤缓缓站起身来,他仿佛有些苍老了几岁一般,作为灶王的对手,他自然知晓灶王难缠。

  一个月多的时间,拿下灶王,谈何容易,他没有想到,巡按吴甡竟然是带着皇帝的圣旨来的,他不能够理解,为什么皇帝突然就要给他时限了,明明当初的奏疏已经呈上去,以皇帝的心思应该不会多猜测才是。

  殿内的洪承畴和杜文焕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唯有洪承畴猜到了一些,恐怕和山西巡抚之子将那瓶子和霸王枪带回去有关。

  那两样东西都不是凡物,皇上看到以后定然对那灶王无比重视。

  派出人来督查杨鹤也就不足为奇了。

  “哼,杨总督,你好生准备吧,本巡按会亲自监督你,”吴甡盯着杨鹤,他自然是不怕杨鹤不去对灶王动手对他动手,若是他死在了这里,别的不说,单单是这一圈人,没一个能活下来的。

  都要死在皇上的怒火之中。

  “吴巡按,本督知晓,”杨鹤身形看起来有些佝偻,本该是过年的好日子,却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不过很快他便收拾心情,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必死之局。

  什么招安什么剿匪,那带回来的钱粮,眼下皆是派上了用场,“传本督命令,停止施粥赈灾。”

  杨鹤缓缓说道,此时的他身子缓缓直起来,又有了三边总督的气势。

  “嗯?杨总督你要做什么?”

  “呵呵,吴巡按,这就不劳你费心了,”杨鹤微微一笑,这巡按,是没有资格管他的。

  若是这人强行给自己下绊子,他甚至乐意见得如此,毕竟这样一来若是失败他也有了借口。

  吴甡显然是知晓这一点,他看着杨鹤冷哼一声,“好,希望杨总督,不要让圣上失望。”

  他拱手向北说道。

  “这个,你自然是放心,”杨鹤转过头来,“传令下去,用那些钱粮,招募义士乡勇,让招降的张述圣、姬三儿等人围攻灶王,给他们金银和粮食的奖励,一些银子拿去购买甲胄弓弩。”

  “七日之后,进逼延长,”还救济什么百姓,还招什么安的流寇,拿不下灶王,他杨鹤就要进京入狱了。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后放一放。

  洪承畴深深看了杨鹤一眼,这是他唯一一次最是认同杨鹤的时候,本就该集中所有力量拿下灶王,那灶王太诡异了。

  四面围堵的情况下,还能够凭空变出来两千骑兵。

  若是再给那灶王一些时日,还不知道要出来什么惊世骇俗的兵马。

  杜文焕像是被噎着了一样,他有些患上了灶王恐惧症,很奇怪,他总是不敌灶王的兵马,无论战前分析的多么天花乱坠,什么优势在我,最后都变成了他们大败而归。

  那灶王兵马一个个悍不畏死,反观他的手下,基本上在对面几个冲锋杀死了上百人以后就开始溃散。

  对比灶王的队伍,他们要更像是流寇一些。

  不过官大一级压死人,眼下杨鹤明显是要和灶王死磕了,他再害怕灶王也要硬着头皮上。

  所有人行动起来,杨鹤这一次算是发了狠,将全部的身家都赌上了,当初皇上筹集的那些粮食和金银,本来能够支撑他用来‘招安’半年的时间,眼下却全部被他洒在了对付灶王身上。

  招兵买马,甚至是连流寇都不放过,他派出人手,去张述圣、姬三儿安置的领地,还有王嘉胤。

  陕北被他招安的流寇他都没有放过,许以重利,不仅如此,他还派人打造兵器,甚至从边军购买兵器盔甲,弓箭良马——要知道,在明末,多少兵卒因为没有兵饷而变卖盔甲武器,贩卖武器和盔甲几乎都是被默许的。

  上面的军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跟着倒卖兵器盔甲中饱私囊,手下卖了还能换些活路,明末很多士兵都因为活不下去哗变,眼下有了杨鹤这一茬,上面的吃的满嘴流油,他们也能够借着倒卖兵器讨一些活路,不至于哗变为寇。

  整个陕北大地,在平静了半个多月以后,又因为皇上的一道圣旨变得暗流涌动起来。

  将粮食和金银用去对付灶王,延安城内的百姓可就苦了,先前杨鹤好歹在延安城外施粥,可眼下却没了影子。

  百姓们又要拮据挨饿的去过日子。

  “灶王,最近延安,总有马匹出城,北上南下皆有,皆是身穿官服。”

  张黑子拱手对着刘振华说道,他做侦察兵做得久了,对于这些事情有更加敏锐的直觉,他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以前延安城总是施粥,几乎没有什么异常,眼下却兵马频繁变动。

  “对方又要卷土重来了?”

  刘振华坐在县衙内,皱着眉头看着地图,杨鹤也算是安生了不久,眼下又酝酿什么阴谋呢。

  “还有什么?”

  “最近,延安都不施粥了。”

  张黑子忙说道。

  “不施粥了。”

  刘振华念叨着,对方才施粥了多久,绝对不可能是因为没有粮食和金银,不施粥,加上一直往外派出去官员,“不会拿着这施粥的粮食跟财产,准备梭哈对付我吧?”

  刘振华心中冒出来了这样一个念头,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毕竟两件事情放在一起,最终指向的也只有这一个。

  对方要拿施粥的钱,招兵买马来对付他了。

  其实,刘振华不分析的话,对方这么大的动静也瞒不住他。

  刘振华看着地图问道,“延安百姓如何了?”

  “有些不好,原本延安还施粥,每日皆有百姓,排着长队领粥,眼下没了粥棚,延安城甚至开始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况。”

  杨鹤施粥的对象本来就不是延安城内的百姓,那些饥民每日能够领到的粥也并不多。

  几乎都是一些清汤寡水,勉强不让人饿死。

  眼下粥棚一断,立刻有人开始饿死。

  刘振华转过头来,“都开始有人饿死了。”

  他目光微动,延安城内百姓几乎变成了堆积在一起的干柴,杨鹤将目光放在他这里,放在了招兵买马上,很有可能也会将这些干柴变成烤他灶王的燃料。

  “去城内散步消息,灶王这里有亩产十五石的红薯,只要投奔灶王,不仅分田地,分粮食,还分种苗。”

  刘振华说道,延安的百姓估计早就听说过红薯的事情,不过因为当时延安施粥,城中百姓也没有必要来此投奔。

  不过现在延安城已经停止施粥,杨鹤若是聪明也会将钱粮拿出来一部分,以战代镇,让延安灾民变成对付他灶王的炮灰。

  不过刘振华眼下这一招,放出去消息,可以算是釜底抽薪了。

  你让我们打灶王,出的是钱粮,灶王那边不仅仅给钱粮,还给能够亩产十五石的红薯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灶王直接给我们渔。

  那还为什么要跟你杨鹤走,和灶王拼命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qu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qu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